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盛唐陌刀王 > 第三百八十四章 独立思考主动探寻

第三百八十四章 独立思考主动探寻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几个疏勒官员并没有感觉惊讶,他们虽不是游牧政权,游牧部族的生活方式却知道得很清楚。对于突骑施所谓的全盛时期并无羡慕,只有同情。为什么要转场三千里?因为人丁繁盛,牛羊成群,乃至草场承受不起。几十万牲畜过境,不消几日百里牧场就被啃得干干净净。一年转场百次,不得喘息,这简直是受罪呐,生而为人的乐趣何在?

李嗣业思虑片刻,得出的结论却是,这简直是超低的军事成本,一次远征仅仅相当于一年转场。

农耕民族的军事成本包括,动员,调集粮草、征募兵丁、选派将领、临战参训、然后还有朝堂争论不休,调用国库半年的赋税,一场战争足以使弱国伤筋动骨。

也许作为一个将领的终极目标,不止是取得胜利,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争成本。

就如汉初时期,匈奴南下劫掠,长安人心惶惶,群臣不宁,汉武帝几次北伐匈奴皆倾举国之力远征。但到西汉后期陈汤、甘延寿两个边将竟不通过皇帝就能对匈奴发动战争。等到东汉时,对外战争基本已经维持在州郡的范围内。这其中不只有匈奴势力衰退的原因,更深层的原因是汉朝的军事制度经过百年发展,军事成本已经维持到很低的程度。

低成本的军事制度也意味着对战争的耐受力越强,况且军队的强弱与成本几乎关系不大,两宋时期军队甲胄精良强弓劲弩成本够高吧,但该弱还是弱,导致每一场对外战争就是一场国难。古往今来,拥有低成本军事组织的一方通常占据着主动权,在心理上也存在优势,而且永远不会有“输不起”的情况。

曹魏的屯田制,明朝朱元璋的卫所制度,都是为了降低军事成本所做的努力,并且在一定时期内,它们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
初唐是府兵制的巅峰时期,从西魏开始到太宗时期已经相当成熟,军事成本达到了最低,正是因为如此,经历过战乱的初唐无需数代积累,在短时间内就连续平定了东西突厥,扩张出了安西都护府。

如今虽说正处在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型期,但安西军仅以两万四千人控制西域广袤的土地,也算与低成本军事力量的代表了。

李嗣业自认为在提高战斗力的前提下,还能够再压缩成本,将来他还要摸索方法,如何用安西北庭的低成本对抗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高成本。

“李镇使,李镇使。”裴国良的话打断了他的沉思。

“如何?”

裴国良又问:“你给拿个主意,该如何规划?”

李嗣业点点头说道:“我同意颉比罗的说法,把军牧区设在葱岭至徙多河下游,不过是四五百里的转场,如果连这点距离都接受不了,又何谈打仗。军中马匹除保证物资运送,驿传,军令下达外,明年春季起全部转移至葱岭的高山草场,沿着河流向下,到秋冬季节已经转场至疏勒镇附近。”

“那我疏勒境内的牧民呢?”

“我建议各州统一形成放牧聚落,沿着天山南脉和葛罗岭,四季牧场根据高度进行规划。当然这只是我的意见,最后还要你这个都督拍板决定,由各州司马组织商议,结果怎么样,你们来定。但是有一条禁令必须实施,那就是军牧场内严禁牧民放牧!”

裴国良点头诺诺,众官员噤若寒蝉。

众人牵马准备下山,途中李嗣业望着远处高山起伏的冰雪线,突然开口道:“其实还有一个终极问题。”

“什么终极问题。”裴国良紧跟着问。

“无论如何规划,如何扩大牧场,最终由于牧民和牲畜的扩张,草场还是会不堪重负,这个终极问题该如何解决?”

众人默不作声,一边行进一边低头思索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堡宗别闹北宋大法官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大明1805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干宋混在洪武当咸鱼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我岳父是李世民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