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需求(1/ 2)
蒲圻沿江大堤一直在加固,早在武士彟为利州都督时,当时都水大使就专门盯着从襄阳一直到九江的沿江大堤,只是耗费民力极大,真正得到加强的,多数还是山南道东南和江南道西北。
嘀——
一声急促的哨笛声传来,接着就见穿过蒲圻县,通往岳州的道路上,施工队中的工头正在挥舞着旗子。
而天空中,一架热气球的吊篮中,空中地理勘察员正用望远镜看着山道。以往施工,测绘丈量是极为麻烦的事情,耗费民力极大,所需时间极长。
要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,通过山区,不仅仅需要经验老道的向导,更是针对施工手段进行调整。
但武汉地区因为热气球开始小规模使用之后,测绘规划困难问题,得到了解决。虽说还不是一劳永逸,但是俯瞰图能够让施工方可以迅速地勘察一条得到优选出来的路线,省下来的财力物力,放在以前,就是糜费十数万贯,征发民夫五万以上。
“地雷埋好没有?”
“埋好了!”
“准备爆破!”
“爆破准备!”
“准备爆破二次!”
“爆破准备!”
“点火!”
“点火!”
嘭嘭嘭嘭嘭嘭嘭……
远远看去,就像是有一条地龙正从地下不断地向前推进。这是一段土石混合的山体,为了防止山体滑坡和土石流,不得不提前清场。整个鄂州地区,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也是这里,不过因为汉阳钢铁厂的产量大大提高,路基结构强度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。
在临漳山的山路模型中,设计指标是要达到让三架四轮马车通行的地步,且是满载车厢。
整个施工团队中,真正掌握爆破技术,并且知道怎么一回事的人,都只有张德的学生和江阴亲族。
虽说逢年过节放“花火”吸引了不少人的探究,但也仅仅是点到为止,人们的注意力,从来都不放在江汉观察使府为何能够修路如此快捷上。
即便有专业人士探究,但又因为每次施工都要清场,于是对外对内口径,都是工人干活勤快。
“这到岳州的路,有了这条新路,运粮能多运五倍十倍都不止啊。”
“岳州想要粮食换塘坝,现在水泥紧俏,观察居然还真同意了岳州佬的无理取闹。也不知道观察怎么想的。”
“观察是想让岳州做粮仓。”
幕僚们聊起这个,都是会琢磨一番武汉和周边城市的互动变化。张德多次强调工业需要农业的哺育,旧式幕僚未必能过理解,但是接受新学王学的新式官僚,多有来自基层的,甚至有些幕僚,早先可能是某某县的主薄,前途远大,不过是为了进步,选择了在江汉观察使府做个记室甚至文书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